3月28日淮海中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受邀来到了具有80年历史,闻名海内外的“大世界”的非遗传习教室进行实践活动。
墨锭描金填彩:绵延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乃至上海的瑰宝。曹素功的墨,周虎臣的笔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在上海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。通过非遗传承人的讲解,学生们对这一个蕴含传统文化的笔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在传习老师指点下基本掌握了描金填彩的技巧,学生们在墨锭上进行描画、填彩。瞬时,一件件美观的墨锭呈现在他们的眼前。
风筝制作上色: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,至今已2000多年。四年级的学生们通过探究课已经了解了风筝知识,通过传习老师的讲解及风筝知识的抢答,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风筝的印象。特别是在风筝制作、上色中让学生们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。
走进“大世界”的非遗传习教室,与非遗物质文化活态传承亲密接触,是学生们学习体验活动的另一个大课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