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小学生自信心的调查研究
发布日期:2005-10-18 08:33:05   作者:   
一.目的与意义。 “自信”,在《辞海》中解释为“自己相信自己”。自信心,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,是人们成长与成材的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,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它对人的一生,无论是在智力上、体力上还是在处世能力上,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。自信心就像是能力的催化剂,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,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,促进人们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和产生。 二.现状分析。 有一句话叫作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那是以自我为中心,相信自己比别人强的孩子的写照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们通过观察,可以发现:有些孩子,他们做事有干劲、有动力,完成任务时不怕困难、敢于去做,爱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,也爱与人竞争、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;相反,有一部分孩子,则往往对许多事都少热情,在集体活动中胆怯和退缩,不敢当众发言,“我不行的”、“我不会”是他们的口头禅。那么,现今小学生所具有的自信心的程度,具体情况如何呢,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。 三.对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的探究与操作建议。 自信心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它是一个长期努力、探索的过程。我们初步设想,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: 1、家庭教育---对孩子的期望要恰如其分。 2、与学生共同制订分步计划,并共同完成。 3、创造机会,让学生有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。 4、对学生作恰当的评价。 5、尽量保护孩子的自尊。 6、鼓励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。 7、用启发式教育。
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096号

     上海市淮海中路小学    版权所有

沪ICP备15052465号

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